英国IGas公司收购澳大利亚Dart能源公司
对于非业内人士,尤其是东北的光伏人,往往愿意将其与施正荣同时提起。
同时需要电网政策改革,打破隔墙售电的限制,解决光伏带来的消纳挑战。任育之透露,十四五期间国家能源局将推进一批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光伏+储能、光伏制氢、光伏直供等新产业新业态,并实施一批行动计划。
任育之称,十四五期间,光伏发电仍需要破解诸如怎么继续以较快速度扩大规模、如何融入电力系统以及如何成功参与电力市场等问题。从系统端来看,大规模发展具有波动性的光伏将给电网消纳带来挑战。另外,为推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国家能源局正在谋划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发展布局、基地示范工程行动计划,考虑在三北、西南布局多个千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基地,在各地推动建设一批百万千瓦级的光伏发电平价基地,并推动屋顶和地面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建设,使分布式光伏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光伏电站规模全国排名第二的中广核新能源副总经理刘路平透露,公司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光伏装机超过1.2GW该技术可将电池片的间距由2mm缩减为0.5mm,甚至可实现-0.2mm间距,减少了电池片的冗余面积,从而提高组件效率,让组件的间隙都具备发电能力,降低度电成本。
组件小间距焊机和叠焊示意图大尺寸硅片和高密度焊接新技术的导入虽然能起到光伏系统降本作用,但制程破片率升高,产品良率下降。表一 大尺寸硅片发展趋势组件效率的提升也是实现光伏平价上网的有效手段之一。广发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垂直一体化龙头具有盈利水平较好的上游环节,通过上游环节支持终端组件,显著增强组件环节的成本优势及市场竞争力。
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和晶澳科技在垂直一体化产能布局上各有侧重,其中晶科能源和晶澳科技侧重组件,两者在2019年全球出货排名中分别位居第一、第二;隆基股份侧重硅片且在组件环节也日益精进,2020年上半年已跃升为全球出货第二。相比公司第三季度组件一体化2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第四季度会有所下降。从组件终端供应上看,目前光伏市场组件产品机构仍以166组件为主,182组件和210组件仍在产能爬坡。结合隆基股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新扩产能释放进度及出货量预期,预计2021年三家企业全球市占率分别为22.7%、17%、17%。
未来1-2年,光伏电池和组件企业将完成新一轮洗牌。广发证券分析认为,龙头大规模扩产驱动2021年组件环节竞争升级,全球组件销量Top5企业在2021年的市占率将提至85%以上,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虽然规划新建产线规格全面兼容210尺寸及以下尺寸,通威股份无疑会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寻求新的市场空间。然而,两种一体化模式在本质上截然不同,后者则更倾向专业化合作。但是大家要知道,当一条链条断掉时,不是最粗的地方,而是最细的地方。某一体化光伏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玻璃涨价叠加前期多晶硅涨价、汇率变动因素,第四季度组件企业普遍会受到偏负面的影响。
同时记者也注意到,仅今年以来,隆基股份又在陕西西安、浙江嘉兴和云南腾冲、丽江、曲靖等地投资布局硅棒、切片、电池和组件新产能。在外界看来,天合光能押注210系列产能有重夺江山意愿,其本身也没有过多老产能负担。在外界看来,天合光能与通威股份在210尺寸系列产品供应链环节,达成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上的合作,被解读为另类一体化模式,也是对前述一体化企业的一种反扑。在隆基股份方面看来,光伏包括硅料、硅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应用系统等多个产业链环节,垂直一体化不是小公司能干的,对资金、研发等都需要实力支撑。
这样的讲话与企业本身处境不无关系。天合光能表示,本次双方合资项目将主要生产210系列相关光伏产品,合资协议的签订将有助于降低公司采购成本,为公司供应链的长期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有利于公司分享产业链上游利润,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近日,晶澳科技高级副总裁、教授黄新明在第十二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上如是表示。细看全球领先的公司,都是产品和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着力点相对聚焦的公司。
另外,明年一个重要看点就是210尺寸和182尺寸供应链的竞争,谁的供应打造的好,谁有机会活下来,谁的订单多,谁就有优势。不仅如此,三家企业还均选择补齐短板,进一步巩固制造环节硅片-电池-组件垂直一体化产能。随着硅料、硅片的涨价压力传导至下游,垂直一体化企业在组件环节的成本控制能力更强。刚刚回归A股的天合光能是昔日光伏组件龙头,目前在全球组件出货排名中位居第三,其主要产能为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少量硅片。2020年下半年以来,以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和晶澳科技为代表的光伏企业一边推动与现有产能兼容度较高的182尺寸系列产品供应链,一边扩大补齐垂直一体化产能。一体化龙头控本攻擂2020年下半年,从宣布发布182尺寸组件起,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和晶澳科技于无形之中走进了同一个磁场。
今年7月以来,光伏市场供需矛盾凸显,上游硅料以及玻璃、胶膜等辅材价格飙涨直接侵蚀了组件企业的利润,这也坚定了组件企业扩大垂直一体化产能的决心。当时刘汉元讲话提到,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到今天,什么样的方式能让我们分工更明确?什么样的方式能让行业生态更加良好?什么能够让彼此利益更大化?什么能让我们对社会做出更多价值?人类工业革命以来,分工促进了现代工业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中环股份董秘秦世龙告诉记者,从2019年8月210硅片问世到现在,210尺寸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下游接受度越来越高,目前主要担心产能跟不上。记者从相关企业获悉,天合光能和东方日升的210尺寸组件产能到2021年预计分别达40GW以上和18GW,中环股份子公司环晟光伏到2021年年中210尺寸组件产能将达6GW(总体规划12GW),三家企业的210尺寸组件产能到2021年合计至少达64GW。
隆基股份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表示,垂直一体化模式下并非对每个环节都能形成议价能力。而与之相对应,2021年晶科能源、隆基股份和晶澳科技三家企业的182尺寸组件产能合计达到54GW。
值得一提的是,11月25日,通威股份首次公布单/双面210单晶PERC电池片价格0.99元/W,在整个单多晶太阳能电池报价中并未发现182太阳能电池报价。2020年11月,天合光能与通威股份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两者将共同投资年产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年产15GW拉棒项目、年产15GW切片项目、年产1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并且天合光能每年向合作项目公司采购高效晶硅电池。对于光伏市场的发展态势,某电池企业负责人认为,后续光伏市场就是专业化和一体化企业的竞争了,接下来不少企业将会成为过客。而垂直一体化模式具有较好的成本控制和风险控制,如果完全做组件,盈利能力或抗风险能力非常差。
平价时代或低价时代的到来,加剧了光伏产业链降本增效的压力,推动了垂直一体化模式成为方向。光伏龙头一体化热潮涌动,尺寸之争也迟迟不休。
而晶澳科技更是在回归A股后打开了扩产模式,仅在数月前便先后公布两次一体化扩建计划,总投资超百亿元。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未来两年,光伏市场将是一体化和专业化的较量,也是182尺寸和210尺寸产品供应链的竞争,可以预期的是,光伏电池和组件端随之加速整合与洗牌,市场也会变得更为热闹。
彼时,虽然双方并未透露更多细节,但双方掌舵者刘汉元和高纪凡的讲话却意味深长,传达出倾向于专业化分工经营之意。如果做不到产业链全球最好,就应该找最好的企业进行战略合作。
不仅如此,11月27日,天合光能和通威股份还联合东方日升、阿特斯、中环股份、润阳股份和上机数控等企业实名倡议,共同推进光伏行业210硅片及组件尺寸标准化。因此,产业链降本压力将推动企业经营向一体化模式转变。天合光能和通威股份的合作并不意外2、各省补助资金变化情况补助资金涉及省份由2020年内蒙古、吉林、浙江、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11个省份相比,增加了山西、湖南、贵州3个省份。
2021年太阳能发电补助大涨36%,风力发电补助压减22%,体现了国家对于非水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的扶持力度,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太阳能发电领域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效能,为太阳能发电参与市场化竞争创造有利条件。太阳能发电补助涵盖光伏发电项目和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系统两大类项目类型,其中光伏发电项目由划分为光伏扶贫、自然人分布、光伏电站及商业分布式三大类。
1、不同发电形式补助资金变化情况可再生能源补助分为风力发电补助、太阳能发电补助和生物质能发电补助三大类,2021年风力发电补助同比降低6.56亿元,降幅达22.1%,而太阳能发电补助资金同比增加9.48亿元,涨幅达36%。近年来,风力发电技术和发电效率大幅提升,风力发电补助退坡相关政策逐渐落地。
内蒙古补助资金增加1.3亿元,在存量省份中增长最大,补助资金所占比重降低2个百分点,但仍然高达85.77%。其中光伏扶贫增加7.45亿元,增长约29倍;自然人分布式增加2610万,同比增长77%;光伏电站及工商业分布式增加4.55亿元,同比增长21.7%;而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系统降低2.78亿元,同比减少58.3%。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